/qlwhzx/qlwhyj/qlgdx/2022/ 返回
齐鲁古道行
分类

《行走在齐鲁古道上》精选随笔——千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日期: 2022-02-25 07:30 浏览次数 :

千年筚路蓝缕 勾勒文明脉络

19学前教育苗展群

 

金秋十月,受孔子周游列国的启发,我们师生三十余人从齐门桥出发,随着几位教授的脚步正式踏上了齐鲁古道之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乘上马车追到千年前,我大抵也会在泗河畔倚栏对月望无言。又透过牛车的小窗户里细细品味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头倚在车窗上,当下的路正是贯通古今的路,同路不同速,不禁感慨万千,这中间承载了上千年的文化记忆。这一路,有庆幸能够被记下传承的,也有那些虽亲眼所见却难以保留的,实在是遗憾。身处当今和平盛世,与相对完整屹立在我面前的故宫相比,千年前的齐鲁长城早已物是人非。所到之处皆为华夏,是实实在在炎黄子孙亲手写下的历史。上到君王宫殿下到百姓胡同,支离破碎,能被发现捡起已是难事,考察、研究、整理、传承,有担大任者方能得以延续。

徐徐青山伴着涟漪,树影摇曳随着夕阳,绿凡崖村的刑老先生为了求证齐鲁夹谷会盟在此,不断梳理史书内容,反反复复地推论,最终证实了这些遗迹就是春秋时期鲁国为了防御齐国而修建的长城。不仅如此,他还考证出了鲁长城防线的起建时间和历史背景,证实了史料中记载的“龙山城”“平阳城”等春秋遗迹,弥补了两千多年来“只见史书记载而无实处可寻”的历史空白。我们围成一圈听刑老先生饶有兴致的娓娓道来,就像听自家爷爷讲述家门口的故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摸索着上山寻鲁长城。没有铺好的路,只有活生生摆在那里的历史,去或不去,它就在那里。自上而下望,方圆几十里内尽收眼底,看着蜿蜒的道路亮起温热的光我不禁感慨万千,身前抵住千军万马,身后方能国泰民安。

一桥连齐鲁,同街不同俗。属于齐国境内的桥东村至今仍有比较重的经商风俗,主要表现为沿街的房门全朝向街面;属于鲁国境内的桥西村至今基本没有经商的风俗,尚街房子的后墙朝街,房门不朝街。青石关原为齐鲁要道的咽喉,过去只能通行一辆木轮车,一旦堵塞,两三天不能通行。关北沟青石板谷坡上留有当年独轮车的辙沟,深达15-20厘米。据当地老人言,当年来往的车子排成长队,若是“闹了关沟”,谁也不让谁,一等就是好几天。踩在轧印上感受其能量,我也学着古人的样子以背包代替陶瓷煤炭重走青石关,背包不沉,还未走到关口,便已经微汗。回头看脚下的路,好似更沧桑了些。

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石头冷硬,字藏深意。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不朽的文化,何为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岁月失语唯石能言,这个世界我们知道的还太少,抚摸面前的碑文,无数的未知包裹着我们,等着我去揭开它的面纱。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